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兩岸牡丹比一比-河南牡丹槓上楊貴妃(下)

每年4月,河南洛陽的「國際牡丹節」總是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愛花觀光客,台灣這幾年前往賞花的遊客也蓬勃了起來,不過因為機位和飯店難取得,想到河南賞牡丹,得及早安排假期並敲定機位。

洛陽牡丹花名聞遐邇,除了她高貴、嬌艷和清麗脫俗之外,聽說與武則天有很密切的關係。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有一年冬天在長安宮中邊賞雪邊飲酒作樂,在醉意朦朧中頒下一道聖旨:「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第二天一早,百花不敢抗旨,莫不搔首弄姿、搖尾擺臀地競相怒放,唯有牡丹老大不甩,武則天勃然大怒,一把火燒了牡丹,並下旨把牡丹逐出長安、貶到洛陽,永遠不可出現在她眼前,怎知,老百姓喜歡上牡丹的堅真和不趨炎附勢的情操,於是小心翼翼地百般呵護、憐愛,牡丹的國色天香之姿,終於在洛陽大放異彩。

在洛陽的街邊轉角處,都能與牡丹不期而遇,而在旅遊景點的關林和白馬寺也有牡丹花可賞,尤其是白馬寺,寺殿兩側花園的牡丹花,紅、白、紫、黃開得滿園芳香,香客趁著到寺廟拜拜、祈福之便,順理成章也變成聞香客和逐花客,根本不需要專程到舉辦牡丹花國際花卉會場的「王城公園」。

現在的旅行團賞牡丹花也不安排前往「王城公園」了,因為花況不見得比專門培育的牡丹園來得好,而且有太多的當地民眾前往,加上賞花須走一段路等各種不便,台灣遊客覺得太辛苦了,因此旅行團現在都到白馬寺附近的牡丹園賞花。

我曾到「神州牡丹園」看牡丹,不僅見到了形形色色的牡丹花,也看到了黑色的牡丹花,像「烏金」盛開時,花瓣邊緣有好像被火燒焦的黑卷狀,而初綻的花蕾則是嬌艷欲滴的大紅色,看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不禁暗呼:大自然真神奇。

牡丹花取名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在宋朝時代舉辦的花會當中,姚姓人家栽培出來的黃色牡丹花,不僅碩大而且顏色鮮黃,屬於皇帝的顏色,於是這種花朵愈盛開,顏色愈淡的牡丹被取名「姚黃」,同時也有「花王」稱號,像這麼具久遠歷史的牡丹,我在洛陽也有幸一睹;連顏色清淡如碧玉、非常珍稀的「豆綠」都在眼前。

神州牡丹園內還有一株150餘年的牡丹樹,她的花瓣小且數量也少,這是因為年代久遠,她的主幹已經枯死,現在的花是從枝幹長出的,至於如何得知她的芳齡幾許?導覽員說:「牡丹每年長10吋,隔年卻從底下2吋處發芽開花,而之上的8吋就此香消玉殞,因而可以據此估算出來。」

數大、碩大就是美,牡丹園一窪一窪地整治鋪設,穿梭在粉紅、大紅、紫紅、白、黃相間的花圃中,縱使不是愛花人士,也都會忍不住彎下身子聞一聞花香,掏出相機伸長身子,貼近牡丹盡納她的嬌顏。在牡丹園頓悟到,花痴的男士比起女性來也不遑多讓,武則天在天之靈,看到被她謪貶的牡丹如此多嬌和受歡迎,不知是否會因此氣炸。

既然到了洛陽賞牡丹,當然不可錯過另外二絕,龍門石窟和洛陽水席,在洛陽的一天中,我逛了龍門石窟、賞了牡丹花,也吃了洛陽水席,把三絕一次體驗過了,而這三絕跟武則天有極深的淵源,是以,可以說我在短短的一天當中,就與武則天狠狠地打了3次照面。

龍門石窟奉先寺裡雍容華貴、氣宇軒昂、杏眼圓睜、嘴角含笑的毗廬遮那佛,相傳即是以武則天的容貌、形體雕刻而成,由於整座雕像的立體感和線條完全符合美學的比例,西方美學的專家一致稱頌她是藝術領域的最高成就。

龍門石窟的佛龕有2千多個,造像有10萬餘尊,但被破壞得非常嚴重,在長期的風化、當地居民無知的破壞,以及外國人的盜採,使得佛像幾乎全是斷臂、挖眼、砍頭,體無完膚的雕像,唯有武則天的毗廬遮那佛像完好如初,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異數。

到龍門石窟就是要來拜謁毗廬遮那佛,自從2000年龍門石窟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後,來參觀的車子要停到老遠,不能讓一代女皇再吸廢氣了,遊客要走1.5公里的路,不然就要搭電瓶環保車,縱然如此,遊客還是不遠千里而來,把個石窟擠得水洩不通。

原本為了保護世界遺產而在佛像前圍起的鐵柵欄拆除了,感覺與武則天又更加親近了一些;遊客可以近距離地仰望她,也可以遠遠地愛慕著她,她的跟前隨時都擠滿了孺慕之賓,而她也永遠保持那份甜美的微笑,讓我看她千遍真的都不厭倦。

而洛陽水席起源於有一觀星象的大臣,看出武則天將即帝位,但因天機不可洩漏,所以以8涼菜、16道熱菜宴請武則天,暗喻她可當16年皇帝,武則天吃了宴席之後,大為讚賞,於是頒旨將「水席」訂為皇室宴席所用。

之後她請御廚如法炮製「水席」菜色,幾經測試不滿意後,終於有一御廚以「九蒸九炙九曬」研發而成的「牡丹燕菜」獲得武則天的讚賞,看來當年武則天確實恨牡丹入骨,恨不得把牡丹咀嚼咬碎吞到肚子裡去。

「牡丹燕菜」是切得細碎的蘿蔔絲,酸酸的,確實獨具特色,但就如導遊小杜講的:「或許不符合你們的口味,但是它畢竟是有歷史和文化內涵的風味『大』吃,所以一定要品嚐一下。」

不管團友們對洛陽水席的口味滿不滿意,至少對於「洛陽三絕」全部沒失之交臂,龍門石窟讓我們「觀其形」,牡丹花讓我們一干人「觀其形兼聞其香」,而洛陽水席讓我們不僅「觀其形兼聞其香」,還「嚐其味」,想想與千百年前的女皇武則天,在這種時空下交會,不也很滿足和欣喜嗎?

洛陽水席的典故

洛陽水席的名稱由來,原因在於菜色大都湯湯水水,所以名為「水席」,另有一說提到,唐朝宴席的桌子小,8道涼菜一上竟擺滿了,熱菜就擺不下了,因此上一道菜就需撤一道菜,因上菜有如行雲流水,故名「水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