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青藏公路與高山症的廝殺



旅行業者鼓勵遊客搭乘青藏鐵路的說詞,其中之一是「可以讓身體逐步適應高山反應,確保生命安全。」這不禁讓我想起2001年7月24日8月7日,15天與蒙藏委員會全省教師戶外研習營全體團員一起同遊青藏公路的記憶,那是一次刻骨銘心的旅程,也讓我深深體會公路是對付高山症最好的一種方式。


那一次大夥兒懷著忐忑不安和孺慕的情愫,通過了對高山症戒慎恐懼的考驗,目睹了青藏公路沿途的田園風光、冰川雪域、高原平疇及遊牧風情的驚艷,親炙藏傳佛教寺廟的金碧輝煌和藏民虔誠禮佛的感動,尋訪密宗大師並予以請益的期盼,其間還兼具到八廓購物街席捲唐卡、瑪瑙、琥珀、轉經筒的喜悅,臨分手時,老師們感性地說:「這趟走對了!」

備齊藥物  抵抗高山症

老師的專業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加上曾有國中老師在拉薩機場倒地不起的前車之鑑,讓老師們在出發前即忙著上網蒐集高山症如何預防的資料。有些老師還因此遍訪名醫,做全身檢查,有些則買齊生氧、頭痛、胸悶、嘔吐、感冒、胃痛及維他命等所有該預備的藥物,也有老師乾脆先上一趟玉山,親身體驗一下海拔3952公尺的洗禮。

縱然如此,當團隊到達海拔3200公尺的青海湖,才開始進入青藏公路起始路段時,已有兩三位老師出現頭痛、噁心現象,讓大家不禁開始擔憂起來,往後的2000多公里路不知該如何渡過?會不會出現難以收拾的局面?

離開青海湖往拉薩推進的清晨,陰霾的天氣似乎在對映團員的心境,近午時分雲破日出的晴朗天氣和滿地遍野、一望無垠的金黃油菜花,帶給沒有產生高原反老師們的第一次驚艷,但是對於身心不適的老師們,嘴角的一抹笑意還是難掩深鎖的眉頭。

沱沱河之夜  驚恐暗夜

一路走來海拔愈來愈高,產生高山反應而身體不適的隊友逐日增加,讓全體團友對此行第二高海拔5010公尺的風火山口更加戒慎恐懼,大家都害怕在隘口躺平,當下榻海拔4800公尺長江源頭的沱沱河時,能不被「吸不到氧氣」驚嚇而醒的老師,幾乎沒有,全團除了勤於修練氣功的老師安然無恙外,所有團員或多或少都出現高原反應,我也頭痛得坐了一夜。

失眠了一夜的早晨一點胃口都沒有,面對即將來臨、海拔5231公尺的唐古拉山口,內心真的七上八下,有1位老師將所有帶來的藥物,外加沙隆巴斯和團友幫忙的捏拿拍打及推拿都用上了,頭還是不適,心仍然揪在一起。

翻過唐古拉  遠離高山症

不安和焦慮隨著越過唐古拉山口後,由於沒有發生更激烈的頭痛或嘔吐反應,且有症狀越來越輕微的現象,有些老師甚至不可思議地豁然而癒,大家終於放下心中一塊石頭,在投宿海拔4507公尺的那曲夜晚,大部分的老師已綻開笑靨,開心地逛街去了。

拉薩的3600公尺海拔已對老師們構不成威脅,布達拉宮的巍峨壯麗和藏傳佛教的典藏及精神中心的震撼、色拉寺僧眾肢體誇張的辯經場面、哲蚌寺對未來佛講悄悄話的心靈交會、甘丹寺由山腳下超越蜿蜒長龍般巴士車直線上衝上山觀賞晒大佛盛況的開懷、大昭寺的點燈祈願,以及八廓街「血拼」時殺起價來絕不手軟的淋漓快感,讓人幾疑高山症曾困擾過這些老師?

回程過境香港閒聊此行心得時,最早產生高原反應的老師發出麥克阿瑟豪語:「我將再回來」,將10種藥物一股腦吞下去的老師則說:「好像沒哪麼可怕,藥都白吃了。」確實,青藏公路雖然漫長,但真的不失為兼顧賞景、安全、平穩,朝聖西藏的最佳旅遊方式之一。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青藏鐵路的迷失


青藏鐵路自2006年7月1日正式由青海西寧通車至拉薩,至今已屆4年,這條世界上最高海拔、施工難度極高的鐵路,一般人都認為除了可以接通西藏與外界的交通,方便進行各種交流外,同時,也將因可以降低旅人的高山症反應,躍升為全球赴拉薩朝聖的重要通道而備受矚目,如今已證明此說純屬誤會。


西寧至拉薩有1956公里,而從格爾木至拉薩段的1142公里中,當初列車預計停靠玉珠峰、楚瑪爾河、沱沱河、布強格、唐古拉、錯那湖、那曲、當雄和羊八井共9個觀光車站,這些車站上都蓋了長500公尺、高1.25公尺的觀光平台,供旅人下車蹓躂、散步、遠眺,及拍照留影,結果在2007年時已僅停靠那曲一站,供乘客上下車之用,其餘之旅客則不允許下車透氣,理由是秘而不宣的怕旅客產生高山反應暴斃。

列車由西寧2000多公尺的海拔緩緩駛向3600公尺高的拉薩,途中還會經過5000餘公尺的唐古拉站,為了乘客安全,車廂內為遊客提供免費的氧氣供應,但從首發記者團至通車後,太多乘客因高山反應嘔吐,甚至喪命之後,現在車廂含氧量媲美飛機艙壓,確保搭車期間不會發生不適,因此緩步適應高山反應的希望已然幻滅。


一般遊客都誤把青藏鐵路這條全球最高海拔、高科技的高原鐵路印象,誤會為行駛於青藏鐵路的火車也屬於高科技和高檔火車,這是很離譜的誤解,如果遊客的觀念修正得正確了,那麼對於火車的品質和服務人員的態度就不至於落差太大,心裡就可坦然接受。

目前青藏鐵路火車不能像絲路的觀光專列一樣,可以專為觀光用途而開,在停靠站一停就是一天,遊客可以把大件行李置放火車上,只拎著小包下車,搭巴士前往景區遊覽,甚至在飯店過夜,遊畢時才返回火車上,繼續下一站的旅程。

目前青藏鐵路上的火車僅是一般的「新」火車,沒有特別為觀光客設想的服務和設施,因此,遊客只是在搭乘「火車」而已,所以,一般火車上可以碰到的吐痰、廁所污穢,以及紙屑、瓜殼滿地的情況,在青藏鐵路的火車上一樣可見,並沒啥了不起,不習慣的遊客真的是「少見多怪」。

台、港、澳和老外遊客並沒有專門的車廂,大家都擠在一起,從拉薩始發的火車廁所和洗手台,剛開始真的是光亮乾淨,當車行還不到第一個停靠站的那曲,也就是不到4個鐘頭的時間,廁所就已經滿溢黃金、污穢不堪。

其實該列火車還算蠻先進的,便器後有沖水按鈕,但滿了之後則要請列車服務人員在車廂進出口的「集便控制閥」處,將穢物排至車廂底下的集便箱中,只是一般遊客通常不會「雞婆」地去通知服務人員,這那能怪火車髒呢?

服務人員的態度不佳,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管是觀光客或者是乘客,服務員理所當然一視同仁地當作一般乘客看待,你是觀光客又怎樣,就像旅行社希望拍攝軟臥車廂做為宣傳用,服務員不同意後嘴角一撇講的:「宣傳?不必了吧!全世界有誰不知道這條鐵路的。」真的是ㄋㄟ,皇帝的女兒還愁嫁不出去嗎?提出這個要求的業者真是沒知識。

有人嫌火車上最便宜的20元盒飯貴又不好吃,我倒覺得其實不會,坐在硬座的位子窄,長時間乘坐並不舒適,同時還要聞對座乘客脫下鞋子,兩腳抬起放到你大腿邊的異味(台灣高鐵客人橫躺座椅的醜態也不遑多讓),不如花個20元到餐車舒服地吃頓飯,甚至再花3元叫瓶礦泉水、10元叫瓶啤酒或咖啡、茶,好好地享受3小時,位子寬、冷氣又足,雖然我在飯盒裡不小心吃到釘書釘,這也只能怪我運氣不好,我覺得還是划得來。

青藏鐵路沿途的景致確實與公路有所不同,但並無宣傳上的那般殊勝,不過一生中理應搭乘一次這樣的旅遊體驗,而在軟、硬臥票都難於取得的情況下,只要對火車品質和狀況先有瞭解,硬座其實還是可以接受,不過,我還是建議從拉薩搭至格爾木即可,畢竟13.5個小時的車行時間,台灣遊客還可以忍受。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西藏朝聖10大No1

喜歡西藏風情的遊客,除了參與各項祭典和盛會之外,最重要的是不要錯過西藏的10大「第一」景區。


全球第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宮中保存大量明清皇帝賜封的封誥、經文、醫學等書籍,以及佛像、唐卡和法器等文物。在宮內,讓我宛如陷入寶藏庫中,頭暈目眩,出了宮後,只記得達賴靈塔的金碧輝煌和檀香木觀音像的莊嚴。

宮內有多座達賴喇嘛塔葬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的靈塔最豪華,塔身用金皮包裹,光黃金就用了11萬兩,塔座、塔瓶和塔尖則鑲了不可勝數的珍珠、寶玉;而藏民到布達拉宮一定擠著到「帕巴拉康」的觀音佛堂來參拜,我當然不會錯失向檀香木自然生成、有1千餘年歷史的觀音菩薩頂禮膜拜,並鑽進佛像下的銅龕祈求平安的機會。

全世界第一高的湖泊「納木錯」


納木錯是西藏3大聖湖之首,湖面海拔高度4718公尺,也是西藏第1大湖。為了親炙她的容顏和聖潔,我們前1晚先到海拔4500公尺的當雄投宿,好適應美景當前應有的磨練。

當雄往納木錯約60公里的道路,幾乎都在修路,車子一會兒奔馳在泥土路上,一會兒顛簸在河床上,在還沒有被甩得昏過去之前,藍天、白雲、碧海、雪山互相輝映的潔淨景致,像醍醐灌頂,將一車人全都澆醒。

在湖邊,騎馬的騎馬,騎犛牛的騎犛牛,只見綻開的歡顏,不見高山症纏身,真的非常神奇,難道美景能治病?而我雖只能在忙著找角度捕捉剎那美麗的空隙,偷偷喵一眼那乾淨無瑕的畫境,以慰勞自己的辛勞,但已足矣!

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

建於公元前2世紀的「雍布拉康」是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的宮殿,由於蓋在約30公尺高的半山腰上,雖然不高,但看起來有「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莊嚴感覺,山下以馬和犛牛代步的生意因此非常搶手,不過我還是建議以徒步慢慢體會古老藏民的虔誠。

從雍布拉康往下俯瞰,倒也平疇萬里,一望無際,景致宜人,我就在廟前佇立吹風,放眼遠眺良久,享受那份寧靜無壓的時空;藏人通常會繞寺而行,我們也學藏人於廟後山坡地,拉開、綁上經幡,讓飛揚的經幡為我們傳送心底深沈的祝願,祈求個人的所望。

西藏第一座喇嘛寺院「桑耶寺」

蓮花生大師仿印度阿登達波寺規模,揉合漢、藏和印度的建築風格而成,是西藏唯一具備「佛、法、僧」三寶的寺院,寺內有許多珍貴的壁畫、唐卡和法器等文物;寺內有尊岩石天然形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後被塑以金身和彩繪,也是西藏的第一座,我左瞧右看後認為,佛像真如以天然岩石彩繪,那真是太渾然天成了!

西藏第一古老的佛殿「昌珠寺」

公元7世紀時,文成公主為鎮住魔女而蓋的12座廟宇之1,後成為佛教徒朝拜的聖地。現在到昌珠寺不要錯過2幅唐卡,1是用金絲串連萬顆珍珠鏽成的「觀音靜修像」唐卡,另外1幅是著和服的唐卡,理由是這2幅唐卡的材料和造型都很罕見;由於昌珠寺當年是文成公主的冬宮,因此還遺留有公主使用過的泥灶和銅鍋,我也不能免俗地探手撫摸,希望可以諸事如意。

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寺廟「楚布寺」
 
白教噶舉派的寺廟,也是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寺廟。為了朝聖,大夥兒忍受20公里顛簸不堪的砂石路,不過,沿途鋪天蓋地的金黃油菜花海,以及可以進入17世噶瑪巴大寶法王的寢宮接受加持,都足以讓大家忘卻車行的不適,遑論還可隨意觸摸崁在佛像座前的天珠和瑪瑙,最讓有宗教信仰團友興奮的,莫過於可以求得2世噶瑪巴的舍利子回家,這不是隨便可碰到的好事。

藏人心中第一神聖的寺廟「大昭寺」

大昭寺內供奉有「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因當年釋迦牟尼佛曾說過:看到此尊佛像等同於見到本尊,自此而後,藏民不管從青海、雲南或四川以五體投地大禮拜翻山越嶺前往拉薩,無非就為了到大昭寺朝聖。

大昭寺內雖還有岩石天然生成的藥師佛像、千手11面觀音像等彌足珍貴的佛像,不過,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前,常見信徒盤腿靜坐或念咒修法,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懂修行,那倒可以和我一樣,跟著藏民繞寺而行,祈願求安。

西藏唯一完全供奉度母的寺廟「卓瑪拉康度母寺」

觀世音菩薩為世人流下了21滴眼淚,化成了21尊臉色和面目各異的度母,「卓瑪拉康度母寺」是西藏唯一完整供奉21尊度母的寺廟,此外,寺門那4尊天王,造型可是來自孟加拉的舶來品,你可要好生欣賞。

我在寺裡幸運地和大夥兒一起接受被珍藏的第1尊綠度母佛像和阿底峽降魔法器法螺的灌頂加持,難怪現在我每天盥洗時,愈發覺得自己愈來愈慈眉善目起來。

西藏唯一的馬頭明王佛像「色拉寺」

藏民一滿10個月以後,即要到色拉寺面見西藏唯一的觀世音憤怒像的「馬頭明王」,祈求順利長大成人,通常家長會在小孩的鼻頭抹上寺裡求來的黑灰,讓妖魔看不見小孩,而無法加害於他。

參拜時,導遊交代要抬頭瞧一瞧「馬頭明王」的臉色,即可知所求是否可如願,我可真衰,還沒看清楚馬頭在哪兒,就被後面滾滾而來的人潮給擠出來了,可見香火之興旺,還好我向僧眾搶購了他們邊結邊念咒語、可驅魔降妖的「金剛杵」護身,心情為之舒坦不少。

西藏唯一的財神廟「札吉寺」

由護法神護持的「札吉寺」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祈願時須點香草(煨桑),再獻酒和哈達,財神收了你的供禮以後,會回你哈達和吉祥紅布條結,回家後可置於財位,等待財神降臨。

札吉寺財神廟的規模很小,但卻是藏民祈求財富、香火最鼎盛的廟宇,廟中主神為「財神天母護法」,而在正殿中都是密宗修行像,如不是開放外地遊客朝拜,這些圖像是不公開的,導遊潘多說這是我們的福份。

本來我以為藏民求的是來世的智慧和財富,應該不會有人來拜財神,想不到求財神的隊伍有如盤龍,看來求明牌中樂透的心願舉世皆同;如果你也有興趣來拜財神,建議你,先做好防曬措施和練好酒量,因為需在大太陽下排隊,同時排隊時不至於被瀰漫空中的酒氣醺醉。

正殿的護法有大威德金剛、馬頭金剛、聖樂金剛和時輪金剛,都是密宗的本尊神,與佛教的觀音、普賢、文殊和地藏王菩薩性向吻合,但形體則偏向憤怒像;由於酒能使護法功力增強,所以拜財神需以酒和哈達敬獻,因此在廟裡、外即可聞到濃濃酒味,不喝酒的遊客待久一點可能會被醺醉。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西藏雪頓節 曬大佛看藏戲


從藏曆七月一日開始是一年一度的雪頓節,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就是吃,所以雪頓節講白的說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十七世紀以前,雪頓節源由喇嘛夏天要守幾十天戒律,開禁時喇嘛出寺下山,民眾紛紛準備酸奶子供養,喇嘛也可歡樂玩耍。

達賴喇嘛五世時「政教合一」,雪頓節開始演出藏戲,故又叫「藏戲節」;現在遊客參加雪頓節,白天到哲蚌寺或色拉寺恭逢「曬大佛」盛會,下午則到達賴夏宮的「羅布林卡」觀賞藏戲。

摸黑上哲蚌寺  佔位拍大佛

由於雪頓節活動中的哲蚌寺曬大佛每年都吸引近10萬信徒和觀光客,所以雖然早上八點才開始舉行曬大佛儀式,但我怕無立足之地,因此早上三點半即起床,四點半匆匆用過早餐後直奔哲蚌寺搶位置,天空在下過雨後異常的清澈,星星既碩大又明亮,但任誰都無心欣賞,我頂著寒風佇立山頭尋找立足點,真是苦啊!

五點就定位後離八點還有三個鐘頭,只好將頭套蓋住頭、抱著攝影包打盹,朦朦朧朧之際,只聽到耳邊不時傳來廣東話、英語、台灣話和不知哪來的老外話語,黎明前的濕冷加上睏倦,根本張不開眼睛去理會擠在身邊的人到底是誰!

天才矇矇亮,在身邊晃動的人影愈來愈多,講話的分貝愈來愈吵雜,身體也隨著朝露而冷冽起來,只好起身活動身軀,一抬眼,本來身邊還算空曠的地方,已滿滿的都是人,而且從山腳下緩步上山的人,真的如潮水般一波波漫了上來。

拂曉出擊  轉戰灘頭

環視周圍,才發現在漆黑中找到的位置不算理想,與曬大佛的地點中間被樹枝和搭起的帳棚遮了一角,於是再度尋找攝影角度,相中遠處還需上、下坡,已被三角架「佔據」的山頭,衡量儀式開始時間和自己的體力,應該可以趕過去擠個位置。

要與人擠個位置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尤其是最後的那一段「臨門一腳」,我人已經到了半山腰,再走約20公尺即可以達陣,可是路口就站著2名警衛,禁止「閒雜人等」進入,我屬於這種人,所以只好另尋出路。

左看右盼中,身後的樹叢好像可以助我突破重圍,因為樹叢裡已被人踩出一條路,我只要順著前人的腳步,登上三角架群聚之處應該輕而易舉,二話不說埋頭就鑽,最後約2公尺高的山壁,我只要單手搆上路基就可以攀爬而上,說時遲那時慢,看起來柔弱的樹枝竟刺得我痛得差點滾下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2隻手掌,抬頭一看,2個和善的藏族姑娘關心地要拉我一把,我也不客氣地把2隻手各給了1個姑娘負責,就這樣順利地到達那群三角架的邊緣,也算是「次佳」的拍攝地。

站的地方雖然離曬大佛的山坡有點側面,但能綜觀全景,我已相當滿意,這時才赫然發現對面山頭,高高低低都站滿了人,五顏六色的衣服為這盛會帶來熱鬧和年節的歡樂氣氛,大家翹首企盼大佛的蒞臨,並殷切渴望朝拜揭去面紗後的廬山真面目。

捲軸如龍  哈達漫飛

大佛很準時地被數十名出家僧和信徒抬出寺廟,宛如一條龍的捲軸,頓時成為眾信徒哈達的標的,龍在地上遊走,白色的哈達如天女散花般地飛舞在半空中,落向龍身上,剛剛助我一臂之力的藏族姑娘,果然臂力超強,丟出的哈達在空中畫個圓弧,最終與龍身緊密結合,我們3個都高興地笑了,看來她們兩今年一定心想事成。

大佛捲軸在就定位時,群眾已然歡聲雷動,未幾,歡呼聲中異口同聲地變為驚呼聲,原來一身穿紅袍的出家僧人,或許也太興奮,在為大佛整理繩子時從山坡上整個人翻滾了下來,讓大家在期待中增添一份緊張。

大佛現身  全場痴醉

蓋在大佛上的黃色綢幔終於揭開了,雷聲在四下再度響起,忍饑挨凍5個小時之後,期待的一刻終於到來,我屏氣凝神地猛按快門,耳邊響起地也是不絕於耳的「卡嚓」聲,我不是信徒,但當下卻被這種莊嚴的儀式和信徒的虔誠給感動,也多少明白曬大佛這短短的20分鐘在藏民心中的份量。

擠在人潮中往山下走時,與絡繹不絕上山的信徒始終糾纏不清,走走停停之際,轉頭回望大佛,它高高端坐的容顏,俯瞰著這些子民,不管來自世界那個角落,都不吝給予溫馨的微笑,無怪乎每年來參加雪頓節的人潮愈來愈多,山下管制車輛進入的警戒線也愈拉愈遠。

羅布林卡  藏戲

羅布林卡藏語的意思是「寶貝園林」,每年藏曆的四至九月,達賴在此處理政務、舉行慶典,從此羅布卡林即成為達賴的夏宮。當然裡面有達賴七世和十四世的寢室和辦公室,以及當年的文物展出,不過,藏民比較喜歡把這裡當作平日休憩玩樂的公園。

雪頓節時,羅布林卡是藏戲表演的主要場地,圍觀的民眾也將空地圍得水洩不通,不過,蔥鬱的樹蔭下或坐或臥擠滿喝酥油茶、灌青稞酒的男女老少,也有搭起帳棚,彈著六弦琴唱歌跳舞,累了可以就地休息的舒適場地。

藏戲起源於15世紀,以民間故事編集成歌舞形式,表演者戴著面具半遮面以示身份,與京劇中生旦淨末丑直接畫在臉上不同,雖然聽不懂演員在說唱些什麼,但大致上還猜得到劇情也不失忠孝節義之類,戲服顏色鮮豔,帳棚下的舞台簡單但卻是人潮洶湧,想擠進去裡面拍照真的大為不易。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佛羅倫斯 足感心


君士坦丁堡的完成,羅素秋是深受兒子魏振宇經營「佛羅倫斯渡假山莊」多年有成的影響和鼓勵,才敢將一生辛苦積蓄完全投入,因為他看到兒子經營民宿後心性的改變,同時把山莊弄得有聲有色。

 
看到「佛羅倫斯」招牌的同時,路邊即看到一位年輕小伙子親切地指引著停車場的位置,讓我深覺訝異,走遍全台灣,涵括民宿、旅店和星級飯店,從沒見過服務人員引導停車的服務,讓人留下相當好的第一印象。

一個原住民長相的小伙子,笑容可掬地幫我提著行李,領著我去見他的老闆,一個30歲上下,臉上雖然綻開笑顏,但仍掩不住骨子裡那股天生豪情霸氣的「佛羅倫斯渡假山莊」主人魏振宇和他的太太張承惠,這麼年輕的民宿主人還真的是頭一回碰到,魏振宇說:「能有今天,是親情和愛情拯救了我。」

國中叛逆期的魏振宇不喜唸書,又結識了一些臭味相投的朋友,開始了遊手好閒的歲月,升上高職後依然如故,進而打架滋事,在一次混戰當中被抓到警局拘留,平時稱兄道弟的朋友一哄而散,一個都沒到警局探望;看著整天辛苦工作養家活口的父母,拖著疲累的身軀到警局保釋他的那一刻,他流下懺悔的眼淚,從此遠離那群「好友」。

當兵時分發到營部連,發現博、碩士同儕間的交談,他不僅插不上嘴,而是連聽都聽不懂,這時才深深覺得唸書的重要,帶著受創的心情服完兵役,發憤圖強考上二專,再上二技,從此到處標工程做營造,也因四處走動,認識了清境優美的環境,而有開民宿讓父母在這裡安養天年的念頭。

認識承惠是他在奧萬大做工程,承惠剛好在當導遊,帶遊客遊廬山相識;追求的過程不是很順遂,直至承惠帶父母至清境旅遊,振宇熱情又細心的安排一切,讓承惠感動答應交往,承惠的父親雖然頗為欣賞振宇,但因他的過往,所以不是很贊成。

為了讓承惠的父親接納他,振宇很認真的經營民宿,一有遊客上門馬上迎上去,親切地招呼一切,初始的效果不彰,讓他很氣餒,後有好友開玩笑的提醒他:「長相這麼兇,誰敢住進來啊?」於是他請承惠「主外」招呼客人,生意從此慢慢好轉,也終於贏得承惠父親的認可。

由於兩人都喜歡歐風建築,及義大利的浪漫和神秘,「佛羅倫斯」的內部裝潢和裝飾品,都是他兩每年到國外慢慢搬回來;或許兩人也都年輕吧,民宿常常求新求變,掛滿油畫的牆壁,不多久換了面具,寬廣的接待大廳,現在則成了溫馨甜蜜的咖啡廳。

清境的水資源並不豐沛,為什麼要花鉅資蓋SPA館,免費供住客享用?振宇說:「這裡有美麗的山嵐和雲海,又可以俯瞰碧湖,景致相當迷人,如果可以一面做SPA一面賞景,不是很愉快嗎?我實在不希望住客還要跋涉到廬山泡湯,滿足住客的需求畢竟是我的責任。」

硬體的更新永遠是財力的競賽,這一觀念與「老英格蘭」大羅的想法一致,所以魏振宇對服務品質相當的重視,從引導停車、山莊設施的配置和使用方法鉅細靡遺解說的管家服務,到餐飲食材、甜點製作和咖啡的選項,無不親自試用和體驗過,才引進推薦給客人,無怪乎他的回籠客幾乎都成了好朋友。

佛羅倫斯渡假山莊/南投縣仁愛鄉榮光巷8-3號/049-28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