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少林寺 打拳賣膏藥

少林寺多年前就已經變成河南省的生財工具了,古剎裡的事蹟和莊嚴肅穆的氣氛,永遠比不上武術表演的受人矚目,如果說它因走上潮流浪頭,賺足觀光客的荷包而苛責它,實在也沒啥道理,倒是遊客到少林寺想做啥,看啥,這就得靠自己做選擇嘍!

譬如說,以前遊覽車可以直接開到離廟前不遠處停車,方便是方便,但廢氣將折損古剎的靈性和壽命,所以,現在少林寺除了整建得美輪美奐,種花草樹木、蓋牌坊、修道路外,為了保護古蹟,還禁止車子直接駛入,遊客需在老遠處下車,用意甚佳。

而園區現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溝塔武術學校」的校園和練武的學生,這是為了全球遊客到少林寺參觀武術表演,已成為必然的一站而設,所以表演舞台也修得美輪美奐,這都無可厚非,只不過現在卻都禁止拍照、攝影,要拍照全需要付錢,這樣就有點功利了。

武術表演的變質,寺裡點炷香比賽財大氣粗,以及旅遊單位「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嘴臉,實在讓人看了不舒服,不過,只要你撇開這些不看、不理,少林寺豐富的文物史蹟相當值得一遊。

莊嚴肅穆的少林寺,還是鬱鬱蒼蒼,一跨入寺門就不由得讓人敬仰,光看康熙皇帝從來不幫人題字而親手所書的「少林寺」三個字,導遊說:「一字千金,它已值三千金了,觀賞了這三個字,你們的團費都賺回來了!」何況,有幸目睹寺中唐太宗李世民開皇帝下詔書兼落款之先河的一塊碑,更是值回票價。

寺後的「西方聖人」殿,目前還可見地板石磚,當年被練武的僧人踩出一個個的凹洞;同時,廚房裡一個重達1300斤的鐵鍋,殘破不堪地被置放在廟庭廣場展出,解說牌說它是所有鍋中的「小鍋」,也讓人咋舌,這些才是少林寺真正的「寶」。

塔林是歷代住持、方丈或德高望重的僧人,圓寂後放置骨灰罈的塔,現有245座,規模宏大,有些塔外築有圍牆,是為「功德牆」,早年也禁止女性進入,因此也稱為「女兒牆」,其中還有官位最高的大和尚的塔呢!

最新的塔是2003年所建的「壽塔」,塔身隨時代的不同,上面的雕刻已出現飛機、郵輪、電腦、賓士車和高速火車等圖騰,導遊說:「時代的變遷,當然塔的雕刻也應隨著變化,未來有可能出現太空梭咧!」

河南博物院 開眼界

鄭州的「河南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可見其館藏之豐富多彩,當年為了要典藏1923年挖掘出來的「青銅器」而蓋了博物館,不知它為何在台灣這麼缺乏知名度,至今都很少旅行社在推這個景點,實在非常可惜。

館藏中的骨笛、蓮鶴方壺、神獸、金縷玉衣和唐三彩讓我相當著迷,連墓葬俑都美得叫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骨笛」長22公分,是截取鶴類的腳腿骨精製而成,為至今發覺出來唯一的一件。骨笛上挖有七孔,孔邊還有細孔,非常精巧細緻,據專家考證,七個音分別為六徵、工角、尺商、上宮、下乙潤、五羽、六徵,與西洋樂音幾無差異。

「蓮鶴方壺」是博物院鎮院之寶,當年也就是為了它,才蓋博物院的,出土時有2件,其中1件已送到北京。方壺是青銅,因行制上方有條振翅欲飛的鶴,鶴足下為蓮花,再其下的壺為方形,故用以命名之。

「神獸」是春秋時代的作品,在浙川徐家嶺出土,它的形體非常奇怪,頭似龍頭又不是,整個身體又像麒麟加上各種野獸組合而成,我也看不懂,跟著大家一起猜猜看。博物院的解說牌上寫著「楚俗喜鬼好祀,巫風盛行,楚人創形制器也以奇麗詭譎的想像取勝,神獸造型奇特,製作精美,宛如神界之物。」

「金縷玉衣」是由千餘片玉片以金絲串接而成,當年是由挖掘出土的貴族遺骸身上取得,玉片絕大部分完好如初,僅小部分遺失不見,金縷玉衣常出國借展,可見其珍稀罕見之程度。

第一次見到「墓葬俑」,是在西安兵馬俑的出土文物,西安的墓葬俑有一些相貌一看就是「外籍兵團」的雜耍人員,河南博物院中的墓葬俑大致上與西安的很類似,土俑看來就是外籍兵團的臉孔,不過,河南出土的墓葬俑動作更生動,表情還要更豐富逗趣,讓人不由自主地噗哧一笑。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黃河氣墊船 橫行水陸


到河南賞牡丹,與楊貴妃把手言歡之餘,不要忘了順遊黃河、逛河南博物館,及一探少林寺佛門聖地,好好地玩玩中原古都的風采。

河南古來即是中原,因黃河流經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經此處而成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接壤,黃河至此有如強弩之末,淤沙嚴重、水位驟降,僅餘七、八公尺深,因此到河南不利用黃河「最溫柔」的時候,靠近「母親」黃河的懷抱親近她實在有點可惜,離鄭州西北三十公里有處黃河風景遊覽區,可以搭乘「黃河氣墊船」優游黃河。

「氣墊船」碼頭是處沙地,而不是在黃河水岸邊,讓人有點訝異,這樣如何駛入黃河?原來停下來的船底氣墊,軟趴趴地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在沙地上,但只要發動引擎,氣墊就像喝了保力達紅牛一般,立刻鼓足了氣,堅硬挺拔、神采奕奕。

上了氣墊船後,看到船長插上鑰匙一啟動電力,我的臀部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船身立即挺了起來,不自覺地自己的腰桿兒也挺直了不少。氣墊船奔馳在沙地上除了聲響大一些外,行走間平穩不顛簸,並無任何不適,而氣墊船一進入黃河,不僅聲響小了,在水中則是更加平穩,感覺非常新奇。

在船上眼見氣墊船行走於黃河、淺灘和淤泥中,橫衝直撞、如履平地,不需像一般船隻遇淺灘需繞道,而是就這樣直接開過去,看來在黃河行走,也只有靠氣墊船才能通行無阻,而且聽說它在水上每小時可跑60公里,在路上可跑80公里,真神勇厲害。

遊黃河會經過一條「鴻溝」,為當年項羽和劉邦對峙的天然屏障,也就是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當年應該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前線戰地,如今卻聞不出一絲煙硝味,反而是一派祥和,連「溝」都得靠有關單位在該處豎起大大的「鴻溝」兩字,才知道那裡有條溝,否則,誰看得到今日的「小溝」呢?真的是世事多變啊!

氣墊船終於開上黃河中已形成的沙洲上停船,讓我們下去腳踩黃河泥土,順便讓遊客用寶特瓶裝點黃河水回家做紀念。船一開上沙洲,遠處立刻有馬匹風馳電掣地衝過來,原來是來拉生意的,騎馬拍照2元人民幣,繞一圈10元。

沙洲上還有賣鞭炮的,我有點疑惑,沒事誰買鞭炮來放啊?導遊說:「大陸各地都禁止放鞭炮,只在過年時定點、定時可以放,鄭州當然也是,所以,大陸遊客會為了過過癮買鞭炮來放。」聽著鞭炮聲,不知怎地,一點歡欣和慶祝的感覺都沒有,只覺得有點吵雜。

確實,沙洲上本來在靠近水流邊,有種踩起來軟軟地、會起伏像波浪的「牛皮地」,踩踏其上是種難得的體驗,但是,到沙洲的當天早上,上游的「小浪底水庫」剛好放水以調節水位,而淹沒了「牛皮地」,我為了無法體驗和拍照有點悵然若失。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兩岸牡丹比一比-河南牡丹槓上楊貴妃(下)

每年4月,河南洛陽的「國際牡丹節」總是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愛花觀光客,台灣這幾年前往賞花的遊客也蓬勃了起來,不過因為機位和飯店難取得,想到河南賞牡丹,得及早安排假期並敲定機位。

洛陽牡丹花名聞遐邇,除了她高貴、嬌艷和清麗脫俗之外,聽說與武則天有很密切的關係。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有一年冬天在長安宮中邊賞雪邊飲酒作樂,在醉意朦朧中頒下一道聖旨:「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第二天一早,百花不敢抗旨,莫不搔首弄姿、搖尾擺臀地競相怒放,唯有牡丹老大不甩,武則天勃然大怒,一把火燒了牡丹,並下旨把牡丹逐出長安、貶到洛陽,永遠不可出現在她眼前,怎知,老百姓喜歡上牡丹的堅真和不趨炎附勢的情操,於是小心翼翼地百般呵護、憐愛,牡丹的國色天香之姿,終於在洛陽大放異彩。

在洛陽的街邊轉角處,都能與牡丹不期而遇,而在旅遊景點的關林和白馬寺也有牡丹花可賞,尤其是白馬寺,寺殿兩側花園的牡丹花,紅、白、紫、黃開得滿園芳香,香客趁著到寺廟拜拜、祈福之便,順理成章也變成聞香客和逐花客,根本不需要專程到舉辦牡丹花國際花卉會場的「王城公園」。

現在的旅行團賞牡丹花也不安排前往「王城公園」了,因為花況不見得比專門培育的牡丹園來得好,而且有太多的當地民眾前往,加上賞花須走一段路等各種不便,台灣遊客覺得太辛苦了,因此旅行團現在都到白馬寺附近的牡丹園賞花。

我曾到「神州牡丹園」看牡丹,不僅見到了形形色色的牡丹花,也看到了黑色的牡丹花,像「烏金」盛開時,花瓣邊緣有好像被火燒焦的黑卷狀,而初綻的花蕾則是嬌艷欲滴的大紅色,看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不禁暗呼:大自然真神奇。

牡丹花取名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在宋朝時代舉辦的花會當中,姚姓人家栽培出來的黃色牡丹花,不僅碩大而且顏色鮮黃,屬於皇帝的顏色,於是這種花朵愈盛開,顏色愈淡的牡丹被取名「姚黃」,同時也有「花王」稱號,像這麼具久遠歷史的牡丹,我在洛陽也有幸一睹;連顏色清淡如碧玉、非常珍稀的「豆綠」都在眼前。

神州牡丹園內還有一株150餘年的牡丹樹,她的花瓣小且數量也少,這是因為年代久遠,她的主幹已經枯死,現在的花是從枝幹長出的,至於如何得知她的芳齡幾許?導覽員說:「牡丹每年長10吋,隔年卻從底下2吋處發芽開花,而之上的8吋就此香消玉殞,因而可以據此估算出來。」

數大、碩大就是美,牡丹園一窪一窪地整治鋪設,穿梭在粉紅、大紅、紫紅、白、黃相間的花圃中,縱使不是愛花人士,也都會忍不住彎下身子聞一聞花香,掏出相機伸長身子,貼近牡丹盡納她的嬌顏。在牡丹園頓悟到,花痴的男士比起女性來也不遑多讓,武則天在天之靈,看到被她謪貶的牡丹如此多嬌和受歡迎,不知是否會因此氣炸。

既然到了洛陽賞牡丹,當然不可錯過另外二絕,龍門石窟和洛陽水席,在洛陽的一天中,我逛了龍門石窟、賞了牡丹花,也吃了洛陽水席,把三絕一次體驗過了,而這三絕跟武則天有極深的淵源,是以,可以說我在短短的一天當中,就與武則天狠狠地打了3次照面。

龍門石窟奉先寺裡雍容華貴、氣宇軒昂、杏眼圓睜、嘴角含笑的毗廬遮那佛,相傳即是以武則天的容貌、形體雕刻而成,由於整座雕像的立體感和線條完全符合美學的比例,西方美學的專家一致稱頌她是藝術領域的最高成就。

龍門石窟的佛龕有2千多個,造像有10萬餘尊,但被破壞得非常嚴重,在長期的風化、當地居民無知的破壞,以及外國人的盜採,使得佛像幾乎全是斷臂、挖眼、砍頭,體無完膚的雕像,唯有武則天的毗廬遮那佛像完好如初,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異數。

到龍門石窟就是要來拜謁毗廬遮那佛,自從2000年龍門石窟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後,來參觀的車子要停到老遠,不能讓一代女皇再吸廢氣了,遊客要走1.5公里的路,不然就要搭電瓶環保車,縱然如此,遊客還是不遠千里而來,把個石窟擠得水洩不通。

原本為了保護世界遺產而在佛像前圍起的鐵柵欄拆除了,感覺與武則天又更加親近了一些;遊客可以近距離地仰望她,也可以遠遠地愛慕著她,她的跟前隨時都擠滿了孺慕之賓,而她也永遠保持那份甜美的微笑,讓我看她千遍真的都不厭倦。

而洛陽水席起源於有一觀星象的大臣,看出武則天將即帝位,但因天機不可洩漏,所以以8涼菜、16道熱菜宴請武則天,暗喻她可當16年皇帝,武則天吃了宴席之後,大為讚賞,於是頒旨將「水席」訂為皇室宴席所用。

之後她請御廚如法炮製「水席」菜色,幾經測試不滿意後,終於有一御廚以「九蒸九炙九曬」研發而成的「牡丹燕菜」獲得武則天的讚賞,看來當年武則天確實恨牡丹入骨,恨不得把牡丹咀嚼咬碎吞到肚子裡去。

「牡丹燕菜」是切得細碎的蘿蔔絲,酸酸的,確實獨具特色,但就如導遊小杜講的:「或許不符合你們的口味,但是它畢竟是有歷史和文化內涵的風味『大』吃,所以一定要品嚐一下。」

不管團友們對洛陽水席的口味滿不滿意,至少對於「洛陽三絕」全部沒失之交臂,龍門石窟讓我們「觀其形」,牡丹花讓我們一干人「觀其形兼聞其香」,而洛陽水席讓我們不僅「觀其形兼聞其香」,還「嚐其味」,想想與千百年前的女皇武則天,在這種時空下交會,不也很滿足和欣喜嗎?

洛陽水席的典故

洛陽水席的名稱由來,原因在於菜色大都湯湯水水,所以名為「水席」,另有一說提到,唐朝宴席的桌子小,8道涼菜一上竟擺滿了,熱菜就擺不下了,因此上一道菜就需撤一道菜,因上菜有如行雲流水,故名「水席」。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兩岸牡丹比一比-竹山杉林溪(上)

春天的腳步已翩然而至,在清境梅峰農場於3月12日開放賞花的同時,全台唯一培植牡丹花的竹山杉林溪也打出「牡丹花季」的活動,相較於河南的牡丹花盛景,杉林溪的規模雖然不能與其相提並論,不過,不需遠渡重洋,而且還有台灣極為罕見的水晶蘭和台灣原生特有種杜鵑花,卻是在河南絕對看不到的。

杉林溪的牡丹花品種有大陸的粉紅和紅色相雜的「二喬」、皇帝色的「姚黃」等,也有紅得發紫、有點燒焦樣的「烏金」,品種真是不少,沒有機會到河南洛陽或山東菏澤的遊客,可以到這裡一親芳澤。
杉林溪的董事長陳昭坤帶著我踏上林中步道尋找水晶蘭,我好奇地問:「水晶蘭真的像水晶般晶瑩剔透嗎?」陳董事長笑著說:「水晶蘭不是蘭花,而是鹿蹄草科植物,由於花朵像蘭花,又潔白無暇得惹人憐愛,在陽光照射下呈現透明面相,所以命名水晶蘭,在台灣極為少見。」

陳董小心翼翼地撥開覆蓋在水晶蘭上的枯葉,躺在腐蝕樹洞中的水晶蘭楚楚動人,在陰暗的洞中乍看下,我還以為是一朵朵白色的蘑菇,果然,陳董說:「就是怕有遊客摘回家食用,所以我才不得不用枯葉蓋住,免得又慘遭辣手摧花。」

水晶蘭白裡透紅的小小花朵,含羞帶怯地低著頭,在灑落的金色陽光下看起來,出塵的潔淨,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對植物生態有興趣的遊客,絕對會喜歡,而喜歡攝影的遊客則要帶可以近拍的相機才行。

邊走邊聽下突然踩到鬆軟有彈性的泥土,以為腳下踩空而嚇了一跳,陳董馬上意會過來,「光顧著說水晶蘭,差點忘了介紹腳下台灣杜鵑盤根錯節的鬚根,雖然它會讓人誤以為是泥土地,不過,踩上去有如牛皮地的波浪感覺是很舒服的。」

陳董接著說:「杉林溪這片原始林是全台、也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片的台灣原生特有種杜鵑林,台灣杜鵑高大挺拔,不是你平常到處可見的灌木杜鵑,這裡腰圍最粗的杜鵑樹,可能要5個人合抱才行。」他說罷特地去抱一顆杜鵑樹證實。

在杉林溪,我看到了比中國江西三清山的高山杜鵑樹還高大、粗獷的台灣杜鵑樹林,我雖因季節不對,無顏一見三清山的杜鵑花況,倒是杉林溪原始林步道上綻放的杜鵑花,讓我頗為驚艷,其盛開時的風情萬種花姿,傲視群芳。

漫步杜鵑花步道,還好有陳董導覽解說,我真的增長不少見識。沿途我忙著拍攝倒吊金鐘花、不知名的野生蘭花、葉面長小花的「葉上花」、孢子烘炒來吃味道像花生的「稀子蕨」,及味道和搗碎敷酸痛肌肉都像撒隆巴斯的「白珠樹」,有的花形漂亮,有的只是要記住它們的樣子,好讓我往後野外求生時可派上用場。

其中樹皮花紋像蛇皮以保護自己的「天南星」,在成長後又有「佛燄包」呈豬籠草形狀用來保護花蕊,讓我深有感觸,連植物都知道如何縝密地保護自己以延續後代生命;而「七葉一枝花」則是讓我驚為天人,它整朵花有兩層,下層是葉子,上層看似葉子的是「苞片」,苞片旁的鬚鬚是花瓣,中間是雄蕊和雌蕊,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如此獨特的花。

杉林溪另有松瀧岩瀑布和青龍瀑布,遊松瀧岩可以站在瀑布下仰望,讓瀑水和負離子籠罩全身,青龍瀑布則只能遠望她的婀娜多姿,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前往瀑布都要走段山路和爬一些些階梯,實踐健行有益健康的信條。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清境花饗宴 梅峰桃花林

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在清境地區的山地實驗農場,也就是梅峰農場將於3月12日至3月21日展開一場屬於春天的美麗「饗宴」,農場說:希望遊客到梅峰感受「忽逢桃花林,夾岸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景緻。

今年梅峰桃花緣活動內容包括豐富生動的「影片介紹」,讓遊客在短短的時間內瞭解梅峰四季的千變萬化;「乾燥花室」將呈現各式精緻的花材,展現典雅的佈置;「溫帶花卉區」的繽紛花園,可讓你盡情賞花深呼吸;經過人工繁殖選育,來自深山的絕美容顏「臺灣一葉蘭」,包括全臺唯一擁有一葉蘭品種權的植株,即將英姿展現;還有花團錦簇的「桃花廊」、青春的戀歌響徹「白楊步道」、碩大綠籬的「迷宮區」可以讓你流連不已。

今年特別推出「農產品展售」,有水蜜桃、蘋果、茶葉、明日葉及甜菜根等安心產品,及溫帶花蔬販售,現場也提供試吃活動,歡迎遊客逗陣前往品嚐農場正港的農產品;農場還首次開放現場田園體驗活動,讓遊客親自採收陸蓮、百合水仙等溫帶花卉,以及體驗大力水手拔菠菜的滋味。

梅峰農場佔地千餘公頃,海拔自900至2700公尺,涵蓋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氣候型,區內植相複雜多變,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此時不僅迎春花到處笑臉迎賓,桃李花也正展露歡顏,遊客可在花廊隧道下穿梭,享受浪漫;還可欣賞園區內鬱金香、一葉蘭和海芋以及多種罕見植物的爭奇鬥艷,是繼合歡山賞雪後,迎接初春的驚奇花徑。

遊客進入農場,將先觀賞梅峰農場四季自然景觀、花顏、植物百態和各種步道的幻燈片介紹,了解場區概況後由學生擔任解說員向遊客做實地的導覽服務。以下景點可是遊客逗留最久、情緒最high的地方。

桃花花廊隧道:遊客最驚艷的莫過於鮮紅似火的桃花花廊隧道,各種品種纏繞盤生的桃花在農場的雕琢下咨意但有序地蔓延,形成一道道的花廊,其中有一道花廊一邊是紅色的桃花,一邊則是白色的李花,紅白相間的花海隧道韻味橫生;遊客運氣好還可碰上工作人員在替李花做品種改良,進行剔花粉和人工授粉,親子可增添不少知性吸收。

白楊木步道:不管是情人、親子、閤家同遊或單身出遊,對於浪漫十足的白楊木步道,每每流連不去,明明才剛選了1個唯美的角度留了影,走沒2步,又覺得換個角度更加迷人而頻頻駐足拍照,這裡是遊客駐足很久的場景。

奇花異景:園區有珍稀的原生種「台灣一葉蘭」栽植區,可觀白、紅、紫色蘭花開眼界;鬱金香、陸蓮花、苔蘚、蕨類、水生、地被和藥用植物等,他處難得一見;對賞鳥有興趣的遊客,不要忘了帶望遠鏡,好好尋覓冠羽畫眉、白耳畫眉、黃胸藪眉和山紅頭的芳蹤;從梅峰觀賞奇萊山和合歡山頭雪景,角度也佳。


此外,佛羅倫斯渡假山莊媲美歐洲花園的園區和寞內花園山莊不同品種和時間綻開的櫻花,也值得順道遊訪,如能住上一晚,更能享受清境特有的清新空氣和寧靜氛圍,保證煩惱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