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是項羽和劉邦爭霸之處,遺留有項羽叱吒風雲與劉邦西漢王朝的諸多遺跡,其中尤以漢兵馬俑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雖然它是秦俑的縮小版,但其藝術價值則不分軒輊。
說到兵馬俑,浮現腦袋瓜的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聽說徐州也有兵馬俑,有點詫異於之前竟未曾聽聞,應該是不夠精彩吧,不然像這種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文物,怎會默默無聞?但是它又被徐州市旅遊局捧為「漢代三絕」,它的份量和文物與藝術價值應當不低,懷著滿腹的疑慮和好奇奔往「漢文化景區」一窺究竟。


徐州兵馬俑是繼西安秦兵馬俑後的又一重大發現,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在原址上就地建館,由漢兵馬俑主館及展示騎兵隊的水下兵馬俑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型態各異的兵俑整齊地排列在六條俑坑中,儼然就是一支威武雄壯的地下部隊。
漢兵馬俑與獅子山楚王漢陵、漢畫像石被稱為「漢代三絕」,也建構以兩漢文化為主題設置「漢文化景區」特色公園。
剛一走到獅子山楚王陵入口處,即被傾頹堵住墓門的6噸重巨石所震攝,之前參觀明十三陵等地宮,都無緣見此原汁原味的設置,此時才知原來為了怕被盜墓,墓門是會有幾噸重的石頭當「守門神」;這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300公尺 遠的漢兵馬俑即是象徵著護衛楚王陵的部隊,楚王陵以山為陵、鑿石為墓,工程浩大,從入口處開始漫步,陵墓中的甬道、耳室、側室、等,都在山體中直接開鑿而成,摸著那堅硬如鐵的石壁,直欽佩工匠們的功力。
墓中出土了各類珍貴文物近二千件,有金、銀、銅、鐵、玉、石、漆等材質,其中不少文物,如雕龍玉璜、弦紋玉環、王杯、螭虎紋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都是中國考古的首次發現,甚至還在出土的貢酒器皿中發現殘存的有色液體,據猜測為「蘭陵美酒」。
尤其珍貴的是穿在楚王身上像盔甲般的的「金縷玉衣」,其使用玉片和金縷最多,玉質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闐白玉、青玉組成,溫潤晶瑩,堪稱國寶,也因玉衣的保護,專家得以根據衣內殘留的楚王遺骨,還原了2100年前楚王的塑像。玉衣現存徐州博物館,現場展示的為複製品。
漢畫像石 透露人生百態
漢文化景區另展示「漢畫像石」,這些石刻畫像是漢代墓葬的一種修飾形式,漢墓則是漢畫像石主要的呈現舞台。徐州現有漢畫像石墓20餘座,其中以銅山茅村漢墓和賈汪白集漢墓最具代表性。墓中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刻技法精湛、高超,極具考古和藝術欣賞價值。


項羽榮辱一生 戲馬臺看盡
項羽戲馬台是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蹟之一,公元前206年項羽領軍救趙,以破釜沈舟決心九戰九捷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於城南的南山上構築高台,以觀兵士操練戲馬,故名戲馬台;此時的項羽躊躇滿志,從現今戲馬台的「霸業雄風勝景圖」模型上可見一斑;戲馬台景區另有模型述說項羽「鴻門宴」刺殺劉邦未果,遭致虞姬自盡的「霸王別姬」,乃至「四面楚歌」後一敗塗地的陳述歷歷在目,讓遊人為一代英雄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