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古蜀道,可以知道「蜀道難」所言不虛,但整修後的驛道,卻讓人集讚嘆、悲愴、辛酸於一身。
隨著科技的進步,曾經被李白喟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已經不再難了,不過,古驛道的修築真有那麼難?其真面目如何?凌空架於峽谷的木棧道真的能夠跑馬?這些疑惑,在跑了一趟四川後,不僅茅塞頓開,而且還深慶有幸踏上古驛道。
古蜀道自秦嶺而下,沿途山巒重疊,過天梯、通石棧,百步九折,經劍門關至梓潼七曲山南麓的送險亭,直至白馬關止。自戰國以來,即是歷代由漢中通往巴蜀的一條主要驛道,又稱金牛道。目前雖已逐步在修,但有多段為公路截斷,已無法恢復舊觀。
明月峽古棧道 最驚險蜀道
所有蜀道中,最驚險的莫過於「明月峽」了。位於廣元城北23公里 處,離朝天鎮南邊1公里 嘉陵江畔的明月峽,扼守著川陝公路的咽喉,而且兩岸絕壁如削,江濤拍岸,位置險要,戰國時即在東岸山腰絕壁上修有木棧道,諸葛亮又在此大興土木,時至今日仍可通人;這也是李白所寫「蜀道難」的主要一段。
史記有載:「棧道千里通于蜀漢」。公元316年秦惠王由此道滅蜀,西漢劉邦派蕭何維修棧道,軍糧和居民都由此出川,三國孔明北伐東魏時,對棧道又做了整修並擴建,最寬曾達5公尺 ,可容2匹馬並駕齊驅,成為運送糧秣支援前線和調兵遣將的通道。
當年的木棧道有3層,最上層是可遮風擋雨的雨棚,第2層為行道,下層則是支架層,支架層為支撐行道的重量,一般有2、3層,據說孔明修築時曾多達5層;由於木棧道凌駕於嘉陵江上,故又稱為「雲棧」或「飛閣」。
木棧道原本長1800公尺 ,現修復可供行走有400公尺 ,同時由於幾千年來水位的變化,目前的行道已提高至當年的雨棚位置,而雨棚也就因此廢棄不再修築,原因在於棧道仍沿用當年所鑿的石壁孔眼,施工單位曾以人力和現代鐵器,鑿出比洞寬約35公分 四方、深約90公分 舊孔眼小一半的孔眼,已耗時10天,而且比舊孔眼不平整,可見當年曠日廢時的工程多麼艱辛,以及工匠的功力,如再鑿孔築雨棚,殊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外,還不具實用性,形成浪費。
整修過的明月峽木棧道,曾被中央電視台「三國演義」劇組相中,借用拍攝魏延「火燒棧道」畫面;走在這段集古棧道、古縴夫道、嘉陵江水道、驛道、川陝公路和寶成鐵路古今6道於一身的峽谷上,雖然只是一介遊人,但那種萬里征戰的豪氣干雲還是油然而生。
翠雲廊蜀道 曲徑通幽
翠雲廊是古蜀道的其中一段,又稱為「皇柏大道」,當年秦始皇下令廣種柏樹以籠絡民心,在翠雲廊與劍閣古城為中心輻射出去的範圍,都涵蓋在其中,西可抵梓潼,北遠達昭化,南直至閬中,號稱「三百里程十萬樹」,可見當年綠化之廣,而從秦漢以至於明清,歷經6次大規模的種植,其中包括張飛的「植樹表道」;時至今日形成古柏夾道、遮天蔽日之勢,儼然如廊,現在古柏樹少說有8千餘株,大多數樹齡都在1700年以上。
古柏行道樹組成的綠色隧道,蒼翠清涼,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統,除了被譽為「世界第一古道」外,還有「陸上交通活化石」之稱,經歲月的風霜和淬煉形於外的千姿百態,述說著一頁神奇與悲愴的故事。
翠雲廊雖然已被整理成遊樂景區,但古木高聳插天、走入林中只覺涼風陣陣,加上蒼勁有型的身軀,易讓人興思古之幽情,如以放鬆的心境漫步,可享靜謐空靈的廣闊空間和千百年延續孕育而成的芬多精,如以探奇的心態搜尋,你可發現舉世無雙的「松柏長青樹」和被刀砍斧鑿的「阿斗柏」。
國寶「松柏樹」 歪脖子「阿斗柏」
「松柏長青樹」高27公尺 ,胸圍1.16公尺 ,據專家的推測,樹應該是戰國秦惠王時期已經栽種,已然高壽2300歲了;它的珍稀在於樹幹像松,而枝葉似柏,果實比柏果大、比松果小,1987年曾被鑑定為瀕臨滅絕的古老樹種,全世界僅此一株,美國曾攜種子回去培植,也長不出同樣的樹來,中國因此將其尊為「國之珍寶」。
至於「阿斗柏」則是劉禪降魏,被押解洛陽時途經此地,逢大雨而避於此柏樹之樹洞中,後傳出劉禪在洛陽「樂不思蜀」的不思亡國之恥言語,蜀國百姓憤怒至極,遷怒此柏樹,竟對樹施以千刀萬剮和火烤,致使南側的半邊樹枯死,此樹從此被人唾棄為「阿斗柏」,又被叫做「歪脖子樹」。
看「松柏長青樹」既不粗壯,也不比其它古柏高大,如果不是經特別解說,實在看不出它為何會被圍上紅布巾,還被稱之為代表當地精神的「劍閣柏」,讓人不禁聯想,如果當年劉禪是在此柏樹下躲雨,不知劍閣柏今日安在否?唉!真是萬般都是命,真為「阿斗柏」叫屈!
攔馬牆驛道 防馬墜崖
在108國道1985公里 處,有段先秦古蜀道攔馬牆驛道,這段驛道屬於金牛古驛道其中的一段,可以直走經劍州古城、抄手舖、漢陽鎮、翠雲廊、劍門關、昭化古城,直通漢中,全長約有50公里 路。
攔馬牆段古柏蒼天,綠意盎然,走來清風送爽,暑氣全消,雖然歷經千百年,目前還是當地居民平時來來往往的交通要道,青石板依然保持當年舊觀,連為了防滑所刻畫的凹槽,也沒因歲月而遭受摧殘、弭平,刻痕仍清晰可見,止滑功用仍在,而在斜坡上直豎的石板還是固守崗位,未曾移動一絲一毫,可見當年路基做得很實在。
在山路彎道處靠山谷的一側,築有長達百來公尺、纍起約半人高的石牆,這牆的用意在於夜晚奔馬值勤,防範因視線不佳,馬失前蹄墜落山谷,這段仍是原汁古驛道;在一塊塊石牆縫中,還可看到當初以紅糖、糯米和石灰當黏著劑的遺跡,而且路旁讓馬休息喝水的「飲馬槽」,至今仍「固守崗位」,沒擅離職守呢。
你能想像時光飛逝2千餘年,古驛道不曾分崩離析、不被荒煙蔓草淹沒的情景?難道就因還有村人在走動,就可維持如此乾淨不紊?不過,話又說回來,不管近期是否修繕過,漫步曾經兵馬倥傯的時光隧道中,周遭雖然滿盈悠閒的氛圍,但耳邊仍不時響起馬嘶蹄揚、人馬雜沓的混亂聲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